烧炭自杀

香港
编辑
据中大及港大一项联合研究显示,2000年香港至少有151人死于烧炭,占总自杀死亡人数一成七[6],2001年,烧炭甚至超越了上吊,成为香港除了跳楼以外最普遍的自杀方式,占了自杀者的25%。甚至远在新西兰的中国籍厨师也使用烧炭自杀,估计是受到中文传媒影响[7][8]。为避免自住单位变成凶宅,连累家人,部份烧炭人士选择到离岛度假屋自杀,长洲东堤小筑曾经是烧炭热点。根据香港辅导及调解服务总监曹敏敬牧师的访问资料,香港的第一宗烧炭自杀案,于1998年发生在东堤小筑。[9]
也由于香港人爱到郊外烧烤,木炭在大多数的便利店或超市都可以购得,所以造成这种独特的自杀方法。而这亦与香港到处都是高楼大厦,使跳楼身亡在香港普遍的背后原因一样。此外,不论是跳楼还是以利器自杀,都较需要个人克服对自杀的恐惧,使烧炭自杀变得相对较容易[4];亦有人在进行自杀前服用安眠药或酒精,意图减轻死亡过程的不适[4]。
此外,过往在香港其实有不少自杀者透过开煤气把自己焗死。但自从香港发生多宗开煤气自杀而引发严重火灾的事件,使公众认为因为一个人开煤气自杀,却连累邻居财物或性命的损伤,是一种“生又累人、死又累街坊”(在生时连累别人,死时还累及邻里)的行径,反而烧炭的话,尤其使用无烟木炭,不会连累其他人。这很可能是这种转变的原因。
为遏止烧炭自杀的风气,香港政府曾一度建议把郊野公园的烧烤炉改装成为电炉,以防止有人烧炭自杀;而有非政府组织亦在烧烤用的炭包上贴上防止自杀的求助热线电话。
台湾
编辑
在台湾每年约有2成左右的自杀者,选用“烧炭自杀”。但由于台湾在统计自杀死因时,却无烧炭这一项,只归在“瓦斯”自杀以外的“其他气体”自杀,故无详细统计数据。[10]
为了降低自杀发生率,木炭的包装上印有“珍爱生命,希望无限”的提醒文字,以及生命线等自杀防治单位的求助电话。台湾新北市有两千三百多家超商、大卖场,自2012年5月1日起配合新北市政府卫生局“木炭非开放式陈列”新政策,货架上不能摆放木炭让民众自由选购,有的业者直接将木炭上锁,或是贴上购买木炭请洽询店员的标示,卫生局希望第一线的店员能扮演“自杀防治守门员”的角色。消费者想要购买木炭,必须先向现场服务人员询问,店员会简单询问消费者购买的用途、数量,才会开锁拿出木炭,再请消费者在纪录本上登记姓名,但不会强迫留下资料。